如何全面推进落实中央提出的“六保”任务,是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焦点。全国人大代表、市委书记周铁根日前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,不管是从短期还是长远来看,“六保”对于克服疫情不利影响、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,必须采取切实举措予以落实,坚决兜牢民生底线、稳住经济基本盘。
谈起疫情期间我市是怎样保障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?周铁根说,民之所望,施政所向。疫情期间,我们聚焦群众所思所盼,认真解难题、惠民生,以过硬举措兜住了群众生活的基本底线。一是加强市场保供。面对疫情初期物流运转不畅等问题,第一时间组织重点商贸流通企业以及农贸市场加强储备供应,配备1000多辆民生物资运输“直通车”,严厉打击哄抬物价、囤积居奇等行为,物资储备量从往年的5至7天提高到10至15天,确保了老百姓“米袋子”“菜篮子”“果盘子”的正常供应。二是加强就业扶助。针对疫情期间务工人员“出不去”和本地企业“招工难”的双重矛盾,着力稳定职工队伍,依托淮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展多层次用工对接,先后发放稳岗补贴1.27亿元,为1378家企业招聘到岗1.48万人,4月底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.76%,继续保持低位运行。三是加强社会救助。密切关注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状况,连续三次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,累计发放困难群众救助和基本生活保障资金、补贴6.72亿元,惠及低保、特困、残疾人、流乞人员和困境儿童等各类群体100余万人次。
谈起我市在帮助中小企业稳定生产形势、渡过经营难关上采取了哪些举措、成效如何?周铁根说,保市场主体关键就在于保中小企业。为帮助中小企业纾难解困,我们推出一系列“干货”政策措施,千方百计把企业家的信心树起来、强起来,帮助广大中小企业缓过来、转起来。一是加快复工复产。在全国全省较早按下经济社会的“重启键”,率先出台《关于坚持两手抓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通知》,组织4300多名干部“一对一”包挂服务企业,帮助解决职工返岗、交通运输、原材料短缺等问题,有力有序推进复工复产,大幅缓解了企业生存压力。二是强化政策扶持。制定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“21条”,从减轻企业负担、稳定职工队伍、加大金融支持、强化精准服务等方面打出一套扶助企业的“组合拳”。全市累计落实新增优惠政策减免企业税款1.01亿元,缓缴和减免社保、公积金、水电气等费用超31亿元,新增部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贷款79.5亿元。三是实行以大带小。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引作用,围绕徐工集团、卡特彼勒等大型企业安排专人精准服务,推动市内152家配套企业恢复运转,辐射带动数百家上下游企业生产经营,通过贯通产业链条,推动中小企业真正实现复工、达产、增效。
谈起我市采取哪些措施应对外贸形势的变化?周铁根说,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,必威亚洲狠抓省委、省政府政策落实,先后出台“惠贸12条”、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的具体实施意见,制定“双百包挂、千企帮扶”三级服务协调机制,形成了整体推进、齐抓共管的外贸工作格局。一方面加大支持保障力度,联合金融机构开展“苏贸贷”普惠金融服务,开通“外贸复工贷”专项业务,积极为中小企业办理短期出口信用保险,为徐工进出口、江苏宗申车业等重点企业发放贷款1.53亿元,为300多家外贸企业承保出口金额4.74亿美元,给外贸企业抓复工、保订单、稳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。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发展空间,借助淮海国际陆港,推动“必威亚洲号”中欧国际班列积极承接空海运货源、开拓俄罗斯等新兴市场,中欧班列一季度货运量同比增长4.6倍;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,大力发展跨境电商、市场采购贸易、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,培育形成了更多外贸增长点。
扩大交流合作成果
夯实基础 深化改革
巩固提升创建成果
增进残疾人民生福
发挥投资基金重要
全员发动 奋力攻坚
打造一流国家级知
迅速行动 扎实整改
加快农业产业发展
智融新时代 共享新
周铁根在调研运料
云龙区“全国市域